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规章制度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大学关于加强服务地方工作的意见

湖大行字[2007]17号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科技部高校服务地方工作会议和中共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切实贯彻《湖南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大学实施“富民强省”行动方案》,根据新一届省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现就我校加强服务地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领会加强服务地方工作的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其中,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高校要以推动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为目标,通过进一步强化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支撑作用,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引领力量。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学校必须进一步增强“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提高办学质量,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要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得到支持,就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以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自觉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努力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
二、明确服务地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以新一届省委提出的“富民强省”五年奋斗目标为导向,大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提供人才支持、科技贡献和创新动力。
(二)服务原则
1.战略对接与具体项目相结合。根据我省的发展战略及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科研特长和已有成果,确定服务湖南的具体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专项,力求在战略、目标和项目等层面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实行直接对接。
2.人才培养、科技支持与产业服务相结合。根据我省产业、人才结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开展跨学科、原创性、集成性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3.主动服务与争取支持相结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加强与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增强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将重点面向新型工业化等3大领域,努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等7大工程,积极落实汽车产业与技术等15个重大专项,着力打造与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等机构合作的20个社会服务平台,推动湖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内容
1.“三大领域”:重点面向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加强基础研究,突出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2.“七大工程”
(1)以汽车整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高效磨削、输变电成套设备等先进制造装备业为突破口,助推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2)围绕我省“千村示范工程”,大力实施“1235”计划。为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3)坚持交通建设优先,大力开展交通与能源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我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4)面向电力、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行业,积极推进“山青水秀行动计划”,加快“生态湖南”建设。
(5)围绕中部崛起、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定期举办“岳麓高峰论坛”,加快“富民强省”新征程。
(6)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髓,打造 “文化强省”品牌。以近代“湖湘人才群体”为主线,大力实施“1+4”湖湘文化旅游圈计划。
(7)针对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福利等领域,开展“信用湖南”、“廉政湖南”和“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研究,努力使学校成为“和谐湖南”建设的思想、人才、培训和交流基地。
3.“十五个重大专项”
(1)依托“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85工程”平台,重点开展“汽车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2)依托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磨削装备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3)依托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和“985工程”平台,重点开展“化学生物技术与推广应用”项目。
(4)依托土木工程传统优势学科、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985工程”平台,重点开展“土建、交通技术与推广应用”项目。
(5)依托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环境技术中心、新型工程材料研究所等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技术与推广应用”项目。
(6)依托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电气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重点开展“电气装备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7)依托快速凝固与喷射沉积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重点开展“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8)依托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学科, 重点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项目。
(9)依托湖南省WTO研究中心、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重点开展“贸易与金融服务”项目。
(10)依托岳麓书院,整合新闻、影视、文学、软件工程等学科优势,重点开展“湖湘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11)依托“湖南大学信用研究中心”、湖南省廉政与监察研究基地以及金融、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学科,重点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项目。
(12)依托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区域经济学等重点学科,重点开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项目。
(13)依托学科、人才、科研平台优势,立足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定期举办“岳麓高峰论坛”。
(14)发挥岳麓书院的独特作用,以“近代湖湘人才群体”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线,重点开展“湖湘文化旅游品牌开发”项目。
(15)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重点开展“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设计”,建立以“幸福=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的评价框架。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以制度保障服务地方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湖南大学服务地方”领导小组,由钟志华校长任组长,刘克利书记等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处)、学院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服务地方办公室”。统一规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各学院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服务地方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确负责的院领导、组织机构并落实工作人员。
(二)认真贯彻落实。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单位职责和实际情况,把服务地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等各领域,明确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合作区域,提出中长期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要切实加强各部门各学院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合作,针对社会需求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形成主动设计、团队作战和整体服务的能力,逐步形成“校院共建、以院为主、强化指导、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开创我校服务地方工作的新局面。
(三)强化监测评估。学校各单位应自觉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综合运用管理、制度、监测、考核等手段,搭建实施的制度化平台,督促落实具体项目的执行情况。
学校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服务地方工作进行跟踪监测、中期和末期评估。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将服务地方工作的实绩纳入学院和部门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内容,进行绩效考核并配置办学资源。



上一条:湖南大学机关办公秩序的若干规定 下一条:湖南大学会议场馆管理办法

  • 湖南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2023-01-31
  • 湖南大学机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办法2022-11-10
  • 湖南大学综合性合同审核实施细则2022-01-06
  • 湖南大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2021-12-24
  •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021-11-17
  • 湖南大学合同管理办法(修订)2021-07-25
  • 湖南大学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试行)2021-04-30
  • 湖南大学会议管理办法2021-03-30
  • 湖南大学公务用车管理办法2020-12-31
  • 湖南大学印章管理办法2020-12-24
  • 共39条  1/4 
    首页上页